小心!三分之一强迫症儿童期间就已萌芽
小心!三分之一强迫症儿童期间就已萌芽
老怀疑答题卡涂错、缺乏安全感、过分追求完美……根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对全市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青岛市中学生强迫症状的检出率14 .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已有研究表明,1/3强迫症在儿童期间就已经萌芽,只是没有被发现。
儿童常见精神病有哪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D H D ),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为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6岁的小明因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近日被其妈妈带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小明刚上一年级,班主任反映,他上课坐不住。这个年龄的孩子上课坐不住也正常,但比较离谱的是,小明不仅会拿同学东西,或者戳一下同学,甚至还跑到讲台上干扰老师。
而回到家后,小明也不让父母省心。在家发现作业写得特别慢,边做边玩。同班有的同学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但小明拖到晚上九十点都做不完。此外,小明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发很大的脾气,稍微有些不顺心比如玩具不合意,就把作业本给撕了,脾气很暴躁。贪玩、不爱学习、脾气差,让小明妈妈很头疼。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明被妈妈带到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小明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上课需要大脑供血增加,才能补充能力去听课。患儿越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大脑管认知、判断、评估的前额叶供血越少,注意力就更加不能集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徐伊医生表示,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具体发病原因现在并不明朗,但综观儿童精神病,一是跟遗传因素,跟基因有关;二是跟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中,家庭因素最大)有关。二者共同作用于大脑,使大脑发生生物学变化。
抑郁症
世卫组织(W H O)于今年7月14日发布的《2014年精神卫生地图集》显示,全世界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碍。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预计2020年其疾病负担仅次于冠心病,位居全球疾病总负担第二位。
而抑郁症,在青少年精神疾病中也很常见。有专家指出,初步估计,在自杀事件中,大部分有疾病因素,而高达60%~70%是抑郁因素。
13岁女孩豆豆最近一年来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没兴趣,甚至不想去上学。医生诊断豆豆患了抑郁症。但通过与豆豆和她家长的聊天,医生发现,豆豆得病的原因,除了有遗传因素影响,跟她妈妈的教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原来,豆豆的妈妈是一个女强人,事业成功,凡事过于追求完美。不仅对自己要求高,对身边的人要求也高。家里保姆待不长,因为豆豆妈太挑剔,比如要求保姆擦地时,要把地砖中间的缝都擦成白色的。对豆豆更不用说,孩子上学穿什么衣服、作业该怎么做、桌上的书该怎么摆、应该先做哪项作业都要管。豆豆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都名列前茅,但在一次考试中,豆豆成绩掉到第7名,让豆豆受到了打击。加上豆豆妈责难,豆豆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最后竟发展成为抑郁症。
而让徐伊医生更担心的,是前不久来院就诊的一名初一女孩圆圆。圆圆住校几天就不想上学,觉得学校的人都很坏,别人都在议论她,学校待不下去。连同学让她帮忙给手机充个电,她都觉得是同学在指使她做事情。徐伊医生后来了解到,圆圆从小被父亲抛弃,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外公总是告诉她,你的父亲有多坏,周围人有多坏。包括刚开始来住院,家里外公会说,医生就想骗你的钱。”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医生一般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让她明白她出了什么问题,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同时用药物治疗,补充大脑缺失的神经递质,因为神经递质紊乱了,就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经过治疗后,患者一般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但还是会比普通人脆弱。比如一般人遇到很大刺激才会有情绪波动,但他们只要遇到一点小事情就会。
而由于精神疾病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所以会提倡个性化的治疗,很多时候治疗孩子的同时也要治疗家长,家庭环境很重要。但让徐伊医生头疼的是,圆圆现在一直都不肯吃药,只是做心理治疗。徐伊尝试与圆圆的外公沟通,但她外公很固执,一直不肯来与医生见面。“对圆圆来说,外公外婆是与她最具亲密关系的人,如果圆圆环境不改变,即使这次能治好,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
思维对立强迫症
13岁的欢欢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当他拿起铁锹的一刹那,突然脑海中闪现出铁锹砍同学的画面。欢欢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赶紧把铁锹扔得远远的。而在平时,欢欢还经常出现类似情况,比如站在窗边就想跳下去,拿着刀就想砍人。欢欢被自己的这些奇怪想法折磨,最后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医生诊断,欢欢患了思维对立强迫症。也是强迫症常见的一种,患者往往感觉到好像自己的头脑在打架,表现形式一般是头脑会出现两种相对立的思维,比如头脑出现一个声音应该向左,但马上就会出现另一个声音,不能向左应该向右之类的,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因为头脑整天处于矛盾的状态,患者越想做好什么往往越做不好。
潘集阳教授表示,所有的强迫障碍是不会真实发生的。遗传因素在强迫症发病原因中占了很大比例,是父母基因型的一种表现。1/3强迫症在儿童期间就已经萌芽,只是没有被发现。
其他儿童常见精神疾患
分离焦虑
一上学就肚子痛、呕吐,9月开学以来,徐伊接诊了几个这样的病例。患者的年龄只有3到4岁。而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本身身体查不出任何问题来。
“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徐伊表示,儿童由于与其主要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称为分离性焦虑。多发生于幼儿早期,3-5岁多见,小学生也不少见。
引起分离性焦虑的直接原因,是与依恋对象分离及面对陌生的环境,如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面对陌生的教师和小伙伴,陌生的活动环境、对幼儿独立和自理能力要求的提高等。
“6个月的小婴儿就会有分离焦虑,这种分离焦虑本身是有保护作用的,使得小婴儿不容易被人拐走。但是有些孩子不安全感特别强烈,所以一上幼儿园就表现得特别强烈,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这就需要来看医生了”。目前大部分的分离焦虑预后良好,但也有研究提出,分离性焦虑是成年后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太晚当爹
孩子患精神障碍
风险会增加吗?
有研究发现,男性在40岁时生下精神分裂症孩子的机会与女性在40岁时生下小儿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机会相当,这些孩子容易出现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而且难以在产前诊断出来。不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男性超过35岁就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但高龄父亲生下的孩子容易得精神障碍的观点在科学上还没有完全证实,这些精神障碍涉及到的基因很复杂,年轻父亲也可能生下有精神障碍的孩子。
用户登录